Sunday, March 30, 2008

小文分享

在網絡看到別人分享的小文,覺得很有意思,轉載如下:


有一位老人,收藏了許多價值連城的古董。

老伴早死,留下三個孩子,長大都出了國。孩子不在身邊,所幸還有個學生,跟出跟進的伺候。

許多人都說:「看這年輕人,放著自己的正事不幹,成天陪著老頭子,好像很孝順的樣子。誰不知道,他是為了老頭子的錢。」

老人的孩子們,也常從國外打電話,叮囑老父要小心被騙。

「我當然知道!」老人總是這麼說:「我又不是傻子!」

老人死了。律師宣讀遺囑時,三個兒子都趕回來,那學生也到了。

遺囑宣讀之後,三個孩子都變了臉。

因為老人居然糊塗到把多半的收藏都給那個學生。

「我知道他可能貪圖我的收藏。」老人的遺囑寫著:「但是在我蒼涼的晚年,真正陪我的是他。就算我的兒子愛我,說在嘴裡、掛在心上、卻不伸出手來,那真愛也成了假愛。相反地,就算我這位學生對我的情都是假的,假的幫我十幾年,連句怨言都沒有,也就應該算是真的!」

所以,如果你真要付出愛,請伸手去做,別空口去說。因為……沒有行動的愛不是真愛!

人們可能會忘記你所說的,忘記你所做的,但他們不會忘記你所給他們的感覺。

Friday, March 28, 2008

Presentation Skill

星期五跟公司上了整天黃桂林先生的Training,主要是講授presentation skill,聽後得到不少啟發。好些重點除了可以應用在presentation之外,感覺做人也該如此。

- 驚唔驚;開心唔開心;鍾意唔鍾意,同當場既選擇有關
  與其後選擇負面的情緒,何不樂觀面對?

- 同人講Good Morning,別人答What so good?
  不要被人影響,調較自己的心情,我開心就繼續開心

- 時常保持最佳的狀態、最好的心情
  學習如何處理自己的心情、壓力,你心情好自然整個人都容光煥發

- Motion vs emotion
  情緒與狀態互相掛扣,要學會如何提升自己的情緒

- 唔鍾意可以有一萬個理由,但我地只需要找一個鍾意的理由就夠
  (不要被其他事情影響而層生負面情緒,認為值得就不要輕易打退堂鼓)

- 如果講大話需要技巧,咁講真話更需要
  (因為即使你講真話,別人也不一定相信,所以要懂得怎樣說)

- 機會一來,就勇敢地講
  (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這是真話)

- 很多時講野會詞不達意,令人層生誤會,無法表達自己真正的心意
  (只可以靠真誠和學習打救)

- 唔好隨便問點解,因為答左就變事實
  eg:唔好講笑啦 → 我講真架

- 要分清莊閒,唔好乜都攪上身,人地唔係針對你,唔好自己覺hurt

- 信心比一切重要
  (不論是對自己還是你認為值得的人都要有信心)

- 識左一樣野,但唔表達出o來等於唔識
  (同人相處亦一樣,不要害怕向人表達內心感受,只要你認為值得)

- Sender vs Listener
  Intention要清晰,唔係好易令人誤會
  大家要溝通,要有共同的訊息
  (你以為對方明白,所以不develop,但其實對方get錯了 → 變了誤會)

- 當listener回應sender就層生empathy
  兩者是互動、互換身份的

- 無回應不等於清楚、明白
  你應該代對方問,問中他會答,問錯他會回應

- 要open mind,說服自己放膽去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
  意見不同不緊要,大家可以discuss,不要太介意別人不認同自己

- 「驚」、「擔心」其實係習慣,而習慣影響性格
  性格不受思想影響,而是由行為影響性格、習慣
  eg:時常怕遲到,鬧鐘較早十五分鐘,但其實最後都係遲十五分鐘起身,點解唔較到正一正時間,一響就起身?
  (以前唔鍾意飲暖水,後來為了健康逼自己飲,到宜家再飲凍水反而不慣,所以習慣真係可以改變)

- 擔心會影響自信,所以你話自己得就得
  (好似打機,你愈怕跳唔過就愈會跌落去)

- 無得逃避,要爭強自信心
  反覆去練習

- 用欣賞的角度看東西
  好多人辭不達意,不要因為別人的話而介意,你應該反影響佢

- Ostentation:別人對你既批評,就係你既特色,應該積極正面去看,去改變

- Focus:要集中,要知道自己想點,唔好三心兩意
  (認清目標的勇往直前,不要亦其他人或事左右)

- 聲調:↑問問題 ↓覆述 → present、宣佈、鄭重

- 講錯野,要第一個原諒自己,唔好再怪自己,唔係就會影響之後既表現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要實踐出來有一定的難度。那麼,就要看你是否有這心了。

Wednesday, March 26, 2008

《家庭保衛隊》

故事講風爺爺與家人關係不好,有感家人一盤散沙,結果在死鬼老婆幫助下,去了家電世界,亦引領大仔、二女、媳婦、孫子去找他,亦從而找回最重要的家庭溫暖。

其實之前看簡介對此劇沒特別興趣,只是朋友說想看,我見又是音樂劇,於是一試。怎知...失望>.< 對故事本身沒有期待,但對那些歌、那些詞是有的,結果那些歌很麻麻,歌詞更有點亂來(只有一、兩首好一點),所以真的失望呢。

Sunday, March 23, 2008

夜半的搖籃曲

明天妳是否會想起 昨天妳寫的日記
明天妳是否還惦記 曾經最愛哭的妳
老師們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問題的妳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妳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妳
誰看了妳的日記
誰把妳的長髮挽起
誰給妳做了嫁衣

妳從前總是很小心 問我借半塊橡皮
妳也曾無意中說起 喜歡和我在一起
那時候天總是很藍 日子總過的太慢
妳總說畢業遙遙無期
轉眼間就各分東西

誰遇到多愁善感的妳
誰安慰愛哭的妳
誰看了我給妳寫的信
誰把它丟在風裡

從前的日子都遠去 我也將有我的妻
我也會給她看相片 給她講同桌的妳

Friday, March 14, 2008

快樂其實很簡單

今天看到明報的一篇報導,是有關青年人的快樂調查,節錄如下:

一日只得24小時,又要上網、打機、傾電話、行街……香港人總嫌時間太少、物質不夠。一項亞太區青少年消費及生活模式調查發現,香港青少年物質生活冠絕各地,但卻不見得快樂。被問到「你現在生活開心嗎?」時,香港有11%青少年人認為自己不快樂,相比起亞洲其餘10個地方的快樂指數,排名尾二,僅高於榜末的台灣。豐富的物質世界,令一眾青少年變得像扯線布偶。

調查發現,亞洲青年人普遍「一心多用」,同一時間利用多項媒體接收資訊、並進行各類活動,一日24小時平均可進行共38小時的活動,但仍能保持8小時睡眠時間。香港年輕人每日實際上活動的時間更達43小時。

亞太區內最快樂的年輕人在印度,達98%印度年少年表示活得很快樂,其次是菲律賓及印尼。調查人員指出,相信物質充裕,人所追求的更多,於是感到不快樂。

對物質的需求不多,很多時,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已可令我開心半天。
那你呢,你快樂嗎?

Tuesday, March 11, 2008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故事其實很平淡,而且也不明白男女主角間有什麼愛,總覺得有點奇怪。看了兩個多小時,不算悶,但亦不算特別有味道或感動。

對於華倫天奴說自己跟不同的女人發生關係,是為了暫代對芬美娜的思念,總覺得,這是他風流的藉口。別人問他為什麼這麼多女人與他一起,他說:「因為她們看到我的空虛,知道我不會傷害她們」該說他風流還是可憐?不過,到最後芬美娜的丈夫死了,華倫天奴真的死守著她,亦斷絕與其他女人的關係,這對他之前的話算是多回一點說服力。

至於二人的愛情,好像很兒戲似的。華倫天奴勉強說是對芬美娜一見傾心,但芬美娜呢?她一方面說愛華倫天奴愛得要死,但分別一年後她又可以當沒了事,轉頭就嫁給醫生。而且一直以來他對華倫天奴亦沒什麼思念之情,到最後丈夫死了,在華倫天奴的守護下,她才好像真的慢慢愛上他?總之,感覺有點奇怪。

戲中最觸動的要數尾聲時芬美娜的女兒惡性批評母親與華倫天奴我關係,芬美娜憤怒地說「Fifty years ago said we’re too young, and fifty years after said we’re too old!」(大概是這樣的),從中感到深深的無奈感。

戲名叫做《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但瘟疫在戲中除了是時代的背景、醫生的專業外,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作用。最後一幕,華倫天奴為了快點與芬美娜回倫敦而叫船長掛上船上有瘟疫的旗,略嫌像是刻意將瘟疫與他們拉上關係,感覺怪怪的。總括而言,這戲沒什麼特別,但亦不算很爛,普普通通的一部片吧。有機會的話,真想看看原著,可能感覺會很不同。

Monday, March 10, 2008

View

又走到樓梯看風景
對面不遠處的大廈
最高的一層樓梯
站著兩個人
你們在說什麼呢?
還是,你們像我一樣
只是來透一口氣?

晚上在公司加班
不經意又走到樓梯
夜幕低垂
隔壁的大廈被黑暗看穿
一個個窗口變成透明的膠箱
讓人一窺內裡的神秘
對面大廈的樓梯
忽然罩上一片橙光
不知你在對面望過來
又看到什麼?

Sunday, March 09, 2008

Idol


有一天食飯,與同事說起謝君豪--我的偶像。跟同事說我覺得謝君豪很靚仔,她報以一個有點難以致信的表情,結果同行的人也笑了。哈,她不是第一個人有此反應,但我說的是事實呢。或許,是喜歡他那種書生的儒雅,欣賞他對工作的熱誠,以及成功背後所付出的努力。這不是很自然的事嗎?你欣賞一個人,自然覺得他/她美麗,這是一種由心的美。

猶記得第一次接觸謝君豪,是中二時音樂老師在堂上播《南海十三郎》。那時不知道戲中人是誰,只知道他所演的十三郎很吸引,那種桀驁不馴,恃才傲物,而又深情不移,真的很迷人。可惜那時只看到一半就落堂了。回家對此戲一直念念不忘,於是四出尋找,最後在舅父的家找到。回家急不及待開來看,結果就一看著迷。只是那時不知他有什麼其他的作品,直至中四那年,一次在VCD店看到謝君豪這個名字,於是買下《窈窕淑女》的舞台劇。那應該是我第一次接觸舞台劇,這一看,就迷上了。於是在VCD店東找西找,結果買了一堆他從前演過的舞台劇。其實也是幸運,因為舞台劇一般都不會出VCD,只是他有一段時期在春天舞台製作有限公司做演員,那是一間商業劇團,因此才錄製VCD出售。當然,感受沒現場般好,但亦比什麼也沒有好多了。看了《南海十三郎》、《上海之夜》、《人間有情》、《梁祝》、《螳螂捕蟬》,每一套看上不下十數次,幾乎可以跟著唸台詞呢。除了舞台劇,亦有看杜國威的舞台劇劇本,或許亦因為此,開始喜歡上舞台劇。

亦因為他,開始去看舞台劇。很幸運地,2002年,謝君豪重回香港話劇團演出《還魂香》一劇,那是我第一套現場看的舞台劇。只可惜那時還未養成寫劇評的習慣,無法回味當時的感受。我只知道,自那次開始漸漸對舞台劇產生興趣。到十月時,很幸運地,謝君豪再一次為香港話劇團擔大旗,演《新傾城之戀》。其實一向有個習慣,如果所看的電影有文本的話,會盡量先看文本,等看電影時再作對比。所以,很順理成章,那時為了這套《新傾城之戀》,特地去圖書館借了張愛玲的《傾城之戀》看。不過亦因為看得太早,所以到看劇時已什麼也不記得了:P 看劇後再多看一次文本,又有另一番感覺。很喜歡劇中的白流蘇,蘇玉華很有那種中國女人的味道。

自從認識謝君豪這個演員後,開始在網上搜集他的資料,亦因此愈來愈欣賞他。謝君豪在中學最後一年,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同學的推舉下,當上他舞台上的第一個角色--《雷雨》中的周平。是次演出深受好評,他亦從此與戲劇結下不解之緣。中學畢業後他先後做過不同的工作,有文員、售貨員、行街等,直至演藝學院招生,他便跑去投考,可惜名落孫山。結果他轉投護士學院,在聯合醫院實習,第二年再捲土重來,終獲取錄,成為演藝學院的第二屆學生。謝君豪考入演藝學院後並非一帆風順,由於他的同學大都是十六、七歲的年輕人,當年二十三歲的他便成了班中最年長的人,因此經常要做阿爸、阿叔的角色。不過,他並沒有介意或因此而放棄,他相信只要有實力,始終會得到別人的欣賞。在演藝學院的最後一年,他終於擔當學生劇的男主角,在《常在我心間》中飾演Ned一角,並憑此劇得到傑出演員獎。畢業後,謝君豪投身香港話劇團,在這木人行中他有機會飾演不同的角色,亦磨練出他的演技。直至1994年,他被升為香港話劇團的首席演員,成為該劇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首席演員。1997年,謝君豪加入春天舞台製作有限公司,第一炮《南海十三郎》令他一炮成名,而其後的《南海十三郎》電影更令他以「黑馬」的姿態擊倒大熱的張國榮,奪得第34屆金馬獎影帝。所以說,別看別人一朝成功,背後的努力,實在不足為外人道。

至於感情方面,他與太太是中學時做暑假工認識的。現任太太從前的女朋友,一直在身邊支持他,特別是他陷入低潮的時候。在拍拖十餘年後,他們終於共諧連理。所以我不相信別人所言什麼應該與不同的人拍拖,這樣才知道自己要什麼。其實,合適的,一個就夠了。2001年2月,女兒出世,謝君豪為她在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五》其中兩句「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中取其「采」、「南」二字,其後經相士指點,採用了有三點水的「湳」,命名為謝采湳。謝君豪給人的形象一向健康正面,是個好好先生、好好爸爸呢。

除了舞台劇,謝君豪亦演出過不少電影、電視劇,不過總覺得舞台上的他是最具風采的。電影中,最喜歡的還是《南海十三郎》的十三郎。而電視劇,要數《長恨歌》中的程先生最叫人著迷,為了他那份痴情與書卷氣。而《我和殭屍有個約會II》的殭屍萊利,謝君豪亦很能演繹出他那份執著與深情。其實除了深情、書生的角色,謝君豪的戲路亦很廣。如《武狀元蘇乞兒》的惹笑蘇燦;《追兇20年》的變態殺手黃永年,他都能演得十分傳神。但當然,最喜歡的還是他的書生形象,因為那份書生的氣質,那份虛遜、厚實是由內所散發的,不是每個人也有。或許,這亦跟他愛好中國文學、歷史等不無關係。

別人常問為何我如此喜歡謝君豪,從來只是笑著說因為他靚仔。美的定義每人不同,在我而言,他的許許多多加起來,就成了我眼中的「靚仔」。而且,除了主觀的感覺外,我也的的確確覺得他是客觀的靚仔呢:P

Sunday, March 02, 2008

開心果隨想

在電視看到肥姐的追思會,於是一邊執房一邊聽著她的親朋好友對她的致別辭。當中聽到不少肥姐年輕時的點滴,感覺很溫暖。唯美中不足的是,觀眾對鄭少秋的喝倒采。其實,他怎樣與公眾何干?大眾知道的又有多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你又有什麼資格去評價他人?他做得對或不對,又關你什麼事?而且,在這追思會上,大家也是想表達對肥姐的懷念,何必要做這些來破壞一切。看來不論陳冠希的事也好,鄭少秋的事亦好,大眾都好像沒有進步過。

偶然經過客廳,看到媽媽看得淚流滿面,畢竟,肥姐是陪著她成長的。沈殿霞,一個一點也不陌生的名字。雖不及媽媽般感受深,但我亦算是看著肥姐的電影、節目長大的。小時候很喜歡看港產片,富貴逼人系列、南北媽打等也是跟著媽媽看的,肥姐給我的印象總是充滿歡樂。到後來稍大,看那些大型綜合節目,最喜歡的趣劇一定有肥姐的份,那豪邁真摯的笑聲,相信永遠絕跡了。大學三年級時,因選修科的關係,愛上粵語長片,當中看到不少年青時的肥姐,她那份活潑、可愛,令人覺得她的美不比其他女主角遜色。

記得去年看《志雲飯局》,看到肥姐那一集。她的爽朗豪情,令我對她又多了幾分好感。雖然只是透過銀幕而認識她,但真感受到她是個大情大性的人,特別是對朋友。總覺得,她有這麼多好友,不止是因為她樂於助人,最大原因應該是她那份真摯而不求回報的心。聽著各人對肥姐的追念,雙眼也禁不住有點熱烘烘的,忍不住笑罵自己一聲傻瓜。其實自肥姐的死訊傳出後,心中多少有點莫名的失落,只是那時有太多的事情在煩惱,沒有時間理會。現在,靜下來,對演藝界痛失這名充滿才華而又如此有心的藝人感到婉惜。

總覺得,在我這一代,是巨星殞落的年代。猶記得中七那年,有一晚,爸爸無端走進來說:「你知道未?講你都唔信。」那天正值愚人節,張國榮為世人開了個玩笑。一直以來也知道張國榮的存在,只是,他畢竟不是我的年代。後來因《胭脂扣》一片,同時被張國榮和梅艷芳的演技迷住了。其後翻看《霸王別姬》(中學時曾經看過,悶到幾乎睡著),那一刻是看呆了!為了那個虞姬。另一喜歡的戲是《金枝玉葉》,最喜歡當中的那首《追》。那一晚,一口氣找了二十多首張國榮的歌,那兩個月就這樣翻聽又翻聽,品味他的歌聲,細看那些歌詞。可惜,已經沒有機會再看到他的演出了。想不到事隔半年多,在南京交流團的途中,有一天下午收到朋友的短訊,說梅艷芳死了,又失去一個無法替代的巨星。雖然不是長成於他們的年代,但卻能從影碟、歌碟中感受他們的點滴,我還是覺得幸運。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喜歡舊的東西。喜歡看七八十年代的港產片,愛聽八九十年代的歌,鍾情於現當代的文學……常希望自己是七十年代的人,總覺得那個年代什麼事也有可能,而且人的情味比現在重。就如藝人這行,他們每一個也是用心血、用汗水挨出來的,每個也有真材實料,不像現在重外型多於實際。

或許,我真是遲出生了十多年。

(記於充滿回想的晚上)

愛在瘟疫蔓延時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愛在瘟疫蔓延時 (Love in the time of Cholera)

導演:米克紐維
主演:積維亞巴頓、祖凡娜瑪素姬奧奴、班哲文畢列特、卡塔蓮娜摩蓮奴
片種:愛情
日期:2008-03-06

故事始於一個晴朗的下午,愛做夢及寫詩的少年電報員科倫天奴Florentino Ariza到一幢豪華別墅送電報,偶然瞥見這戶人家的女兒霍明娜Fermina,科倫天奴為之驚豔,迅即徹底被愛情俘虜,情根從此深種。勇敢的科倫天奴以一封又一封甜蜜滿溢的情書訴衷情,慢慢走進霍明娜的心扉。可惜,礙於兩人的身份及地位懸殊,當霍明娜的父親發現他倆的戀情後,不但大發雷霆,還發誓永不讓他倆見面。在世俗的壓力下,一對小情人從此天各一方。幾年以後,霍明娜在父親的安排下嫁給朱雲奴醫生Dr. Juvenal Urbino,其時霍亂肆虐,朱雲奴醫生為城內帶來藥物及秩序,而霍明娜則在丈夫愛妻情切的堅持下移居巴黎。好幾年後,當她和丈夫回鄉與家人團聚時,已差不多忘了曾為她帶來美好回憶的初戀情人。

然而科倫天奴一直癡心不悔,未能忘情,當年身無分文的青澀小子如今已成富有船商,極受城中女士歡迎。他嘗試接受各類型女士的投懷送抱,但無論外表多漂亮、條件多吸引的女人,都只能排遣一時寂寞,無法取代他內心深處對霍明娜堅貞不渝的眷戀,霍明娜才是他畢生所愛。科倫天奴決定等待霍明娜身旁的位置懸空……10年……30年……50年……誰會想到這一「等」,就是50年光景。持之以恒的等待,究竟能否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