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31, 2007

《藝術》


這套獨幕劇由潘燦良、辛偉強和周志輝三人演出。故事講馬克(周志輝飾)因思哲(潘燦良飾)用二十萬買了一幅一片白色的畫而吵起來。夾在他們中間的,是平日沒什麼主見的易邦(辛偉強飾)。結果三個識了十五年的好朋友一夜間吵個翻天覆地。最後思哲把箱頭筆給馬克襲他把名畫畫花,大家和好如初。

劇中人時不時會對著觀眾剖白內心的真感受,這有點像明清雜劇的表達手法。在這劇中運用得很成功,可以加深那種表裡不一的衝突感。

雪白的友誼

那幅白色名畫,就像代表著他們的友誼。看上去是白色一片,但實際上卻交錯著暗灰的線條。沒有一段友誼是純白色的,正如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馬克用同箱頭筆在白畫上畫上火柴人滑雪的公仔,而最終他和思哲用清潔劑將那公仔除去,象徵了友情是需要交流、溝通,真正的友情在吵架過後反而可以更鞏固。吵架是溝通的過程之一,但吵過後便不留痕跡,這才是真正的友誼。

然而他們三人間的友誼是否真的一如以往?劇末思哲和馬克的所謂「友誼試用期」和對彼此存有的疑慮,已經表現出他們的友誼不是真的。如易邦所言,友情沒有試用期,所有美好的東西都是非理性的。在這場吵架之中,由始至於最清醒、得到最多的其實是易邦。

最清醒的中間人

馬克、思哲、易邦三個分別代表了不同男人的典型。馬克透過別人對自己的崇拜而找到自我價值;思哲暗地裡希望得到別人的支持和認同;易邦是當中最簡單的一個,他沒什麼主見,只希望與其他人做好朋友,所以他總是擔當「和事佬」的角色。

三人各有缺憾,但在吵架的過程中卻看到自己的不足。其實三人中最清醒的是馬邦,在他哭訴自己對朋友的付出後,其他二人開始有點反思,所以易邦是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沒有他,馬克和思哲亦沒有和好的機會。

真心?好意?

朋友間真的可以什麼也坦誠以對?可以不諱言的說出真話?答案是「不」。有時為了別人的感受,不得不說一些善意的假語。馬克和思哲吵架的時候將從前壓抑的真心話全爆出來,大家當然一下子接受不來,正如事件最初也是因為馬克的一句真心話而引發。

是否「真」就一定好?不盡然,要看事情的輕重。善意的謊言有時是必要的。

節奏的漿力

全劇90分鐘,絕無冷場。整套全劇的節奏掌握很好,應急應急,應緩則緩,靜默時靜默。而且全劇充滿漿力,角色的對白精警非常,充滿哲理,絕非無聊爛笑話。在笑的背後,反映的其實是深沈的無奈。

「如果我是我因為我是我
 而你是你因為你是你
 那麼 我就是我 你就是你

 如果我是我因為我是你
 而你是你因為你是我
 那麼 我就不是我 你就不是你」


小感

很滿足的一晚,這套劇是今年看過的所有劇目中最欣賞的一套。雖然全晚笑聲、掌聲不斷,但在這些背後感受到的卻是一種無奈。這劇很有反思的空間,值得一看再看。

三個角色中最突出的是辛偉強飾演的易邦。他不像思哲是個醫生,亦不像馬克是個學識淵博的人,他只是一個小小的文具推銷員,一個普通平凡的小角色。但他的精彩之處在於他在平凡中見不平凡,他反而是三人中最有智慧的一個。

Friday, March 30, 2007

開心


常言道「開心可以很簡單」,對,真的很簡單。一個似曾相識的畫面,一句隨意的話語,一句戲言,甚至是一條牛仔褲,也可令我開心半天。或許是有點傻,但我可以如此簡單。我的開心別人不需要,亦不能夠明白,因為它是屬於我的,只有我一個能夠心領神會。這是我的自私。

Thursday, March 29, 2007

近日不斷看到有關劉德華迷的報導,實在是可笑可憐。那姓楊女子說自己怎樣痴心了16年,把最美好的光陰都奉獻給華仔,而華仔卻狠心不見她。不明白為何有些人就是這樣,硬將自己的錯推在別人身上,然後扮演世上最可憐的人。

我覺得華仔在事後拒絕她的要求是正確的,不然每個人也拿自殺來威脅,華仔豈不是忙得不得了?很多事不是誰可憐就誰最大。無錯,在這件事上她是可憐的,但這亦是她咎由自取;她的家人是可憐的,但這是他們過份溺愛女兒的結果。

對於她們母女二人的執著,實在只有「無奈」二字。說什麼現在仍堅持要見華仔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多可笑的藉口。老父的死並沒有令母女二人醒覺,那位老人家也真是枉死了。怎樣也好,只希望這等無聊之事不要再發生。

喜歡一個人沒有錯,但過火了就累己累人。


忽然很想看雪,這是人生必做的其中一件事。小時候堂叔去加拿大,我就跟他說我想要一堆雪做手信,而他竟用水樽裝了一樽雪回來給我。傻傻的我還把它放進雪櫃的冰格,怕它會溶掉。

年多前你去北京,我又傻傻的向你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你帶回你與雪的合照給我。我有跟你說過你傲得來有點可愛嗎?很懷念從前每一個晚上,那種單純的,輕鬆的感覺。可能從沒想過什麼,又或是曾經有過什麼而不知不覺。怎樣也好,一切已成過去,而那段回憶是甜美的。現在面對的人和事也複雜了,因此總很易想起最初的簡單。想要的就是如此簡單,但往往愈簡單愈難得到。

你願意與我去看雪嗎?

Sunday, March 18, 2007

《山水又相逢》


故事講黃詩詩的姪仔Johnny為了不被電視台裁掉,於是決定找詩詩和琪琪兩大昔日明星合作,繼而聽到她們說當年的恩怨情仇。講五十年代初,黃詩詩和李琪琪兩個少女初入戲行,詩詩為人膽小,幸得爽直的琪琪幫助,二人成功進入娛樂圈。二人刻苦練舞、練歌,但卻沒有演出的機會。琪琪為人機靈,在一次自製的機會下成功上位,而詩詩卻仍是無名小卒。後來琪琪獻計,叫詩詩性感登場,但結果還是琪琪的玉女形象成功,而詩詩只落得性感壞女人的下場。共患難易共富貴難,昔日的好姊妹漸漸心生芥蒂。

詩詩邂逅情場聖手沼澤深,更情迷於他,琪琪力勸無效。後來詩詩因一次機會而反串成名,風頭蓋過琪琪。而此時,琪琪亦被澤深的放浪不羈吸引,二女為了澤深而爭風吃醋。後琪琪為澤深生了一子,但澤深風流成性,與詩詩仍有私會。而且原來澤深豪賭成性,二女為他還賭債以致一貧如洗。最後琪琪決定帶著手抱的兒子遠走南洋,而澤深最後亦沒有同行。原來他繼續豪賭,最終要坐錢債監。而詩詩所有積蓄用盡,後又病了一場,之後亦銷聲匿跡於影壇。後來琪琪與一富翁結婚,而詩詩則過著貧窮的生活。最後,二人經Johnny說服,再度攜手合作,觀眾反應熱烈,二人亦因此打開心結,所有的恩恩怨怨亦煙消雲散。

整套劇其實沒什麼特別,只是很俗套的姊妹故事。幸而這是一套歌舞劇,期間穿插不少懷舊金曲,很有娛樂性。而且演員的演技出色,亦有不少笑位,當一套娛樂劇看也不錯。

Saturday, March 17, 2007

fault

或許不應把它翻出來
錯誤的高估自己
以為已經能夠面對

被突如其來的感覺殺個措手不及
或許有點明白潘朵拉的感覺---後悔
後悔把禁忌之盒打開

或許再有一段時間失常
但這是很好的警示
告誡自己不要重覆犯錯

Tuesday, March 13, 2007

《同窗勿友》


此劇翻譯自蘇格蘭觸目新星德格拉斯.麥仕維(Douglas Maxwell)的劇作Our Bad Magnet

故事講亞輝、亞倫、亞寶和亞繼九歲開始認識,大家成為朋友。他們各有各的性格,而亞繼更因父親的影響而有點心理陰影。亞繼很喜歡寫故事,而他的故事都很有深意。轉眼過了十年,他們都是十九歲的青年。十年的歲月令大家都變了,其他三人都嫌棄亞繼怪,於是亞倫跟亞繼說他們要他離開他們的Band,結果亞繼放火燒小學,繼而跳崖身亡。又過了十年,他們三人再聚,但各人感情不再。他們回想童年的事,互相對亞繼的事推卸責任。最後,亞倫發明的機器瀉下花瓣,像亞繼《空中花園》的最後一幕。

虛假的友情

整個故事算是完整,而且它是有說話想講的。然而,可能它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反而讓人感覺不夠深入。故事以歲月令朋友間的感情愈來愈疏離,然而實在感受不到四位主角友情的存在。他們四人識於小學時,但他們沒什麼相合的地方,唯一一點就只有他們住在同一處地方,上同一間小學。及至少青時期,他們互相看對方不順,亞輝和亞寶更私通亞倫的女朋友,根本看不到任何友情的存在。因此,故事想帶出有關時間令深厚純真的友誼變淡這一點沒有說服力。

亞繼是一個很重要的中心人物,雖然他與其他三人的感情很疏離,但正因為這個原因,他看到他們之間所謂「友誼」的虛偽。他死前留下他所寫的故事,或許是想藉此使三人看到友情的重要。

磁石的距離

很喜歡劇中亞繼的兩個故事。第二個故事《壞磁石》,像是說亞繼自身。他覺得人與人之間就像一塊同性的磁石,彼此再想親近也不能。他們永遠保持一種距離,有一條永遠跨不過的界線。而那塊想變壞的磁石就是他自己,磁石想藉著變壞而能夠與其他磁石親近,於是它決定跳下懸崖,藉著撞擊使自己變壞。但其實他知道,即使磁石變壞了,亦沒可能與其他人親近。從這個故事,使人反思,究竟亞繼真的如亞寶所說跳崖死了,還是如亞輝所想沒有死去呢?不過,亞繼死與不死也沒有分別,因為他知道自己永遠也不能跟他們親近。

真實的種子

而第一個《空中花園》,像是說亞繼自己的童年。那個砍下妻子頭顱、雙手的豬肉佬,或許就是他父親的寫照。而人們用石頭堆砌小塔到達空中花園,並將之摧毀,像是寫他們虛假的友情經時間堆砌到一個程度,而最終將理想的「花園」破壞一樣。然而,雖然空中花園消失了,但落下的花瓣卻溶化人們的心,而那粒落在地上的種子亦有機會萌芽。這次它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實實在在的紮根於地。劇中最尾一幕,地上的種子長出葉莖,不就是代表他們的友情終於在這一天重新發展嗎?

四人性格

劇中各人的性格不算很鮮明,唯亞繼是最立體的一個。他的抑鬱是先天的,是環境所造成的,所以他注定是一個悲劇人物。但亦正正因為他什麼也沒有,所以他把與三人的友情看得最重。表面上他看似是最不在乎的一個,但實際上看得最清、最在乎彼此的是他。至於亞倫,他是另外三人中最有心的一個。雖然他傻傻戇戇,但其實他亦很看重彼此的友誼。反觀亞寶,他是最自私、最虛偽的一個,而為了掩飾這一點,他常常裝作很偉大。而亞輝,他可說是與亞繼最熟的一個,他對亞繼的死亦最看得重。他看重亞繼的死不是因為他真的很在乎他,他只是對他感到內疚,他面對不了自己的錯,所以他選擇逃避、選擇自我傷害。

小感

整體而言這劇感覺一般。雖然主題挖得不夠深,但它卻使人有很多反思的空間,所以還是值得一看。最後一幕台上的機器嘖出花瓣,與此同時,觀眾席的天花亦有紙花瓣粉粉落下。可惜的是時間掌握得不夠準,未能達至同步的效果,不然感覺一定更好。其實同樣的處理手法,在《雪夜頌》時已做過了。

Thursday, March 08, 2007

《小島芸香》


故事講一個男人(陳淑儀飾),一個女人(龔小玲飾),二人在小島相遇。男人愛上女人,女人卻牽掛那不再回來的情人。二人在小島過了一段很浪漫的日子,然而女人原來有病,直至有一天,她終於盲了。男人甘願留下來陪著女人,但女人由始至終沒有接受他。漸漸他開始覺得不足,去意萌生。女人沒有挽留,最終男人離去。後來男人再度回來,打翻女人的木箱,滿箱芸香瀉滿一地。

整個故事很淡,而且劇情俗套得很。最難受的是女人最尾的幾句「說明」,實在是爛尾收場。唯一欣賞的是場景佈置,那幾條木柱、那段木橋,都很有味道。

Monday, March 05, 2007

feel your feel

一時的失神,換來一條傷痕。看著不斷淌血的傷口,竟有絲絲的渴望。人畢竟是原始的動物,對血有著一種原始的渴求。偶然被紙割破指頭,看著血絲自裂縫緩緩滲出,傷口由肉色慢慢轉化為紅,像紅酒。伸出舌尖輕輕的舐,少許鐵鏽的味道在口中擴散。甘中帶甜,甜中帶腥的味道,刺激著每一個味蕾。然而一切也要恰到好處,過多的美酒,會使人失去品嚐的慾望。

回家的路上,正下著毛毛細雨,很喜歡雨點飄來的感覺。抬頭望向街燈,透過燈光,看到雨點隨風飄盪,無拘無束的瀟灑極了。喜歡雨點灑在身上的感覺,那種似有還無的踫觸,那段疑幻似真、撲朔迷離的關係。

(記於寫意盎然的晚上)